蕈树
[2019-12-26]

蕈树(拉丁文:Altingia chinensis )别名细柄阿丁枫、细叶枫。蕈树是被子植物门金缕梅科下的物种,为高20米且胸径达60厘米常绿乔木,树皮灰色且稍粗糙,花序以雄花短穗状花序为单位,并常以多个排成圆锥总花序,叶为二年生革质倒卵状矩圆形,且上面叶边缘为明显网状小脉。蕈树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大部及越南北部,也是中国南部海拔600-1000米的亚热带常绿林里一种常见的乔木。

蕈树是由两组学者独立研究发现并命名由,一组是英国外交官亨利·弗莱彻·汉斯和英国植物学家乔治·边沁,另一组是英国植物学家丹尼尔·奥利弗,根据国际物种双命名法则于1873年确立该物种名。该物种含挥发油,可提取蕈香油,供药用及香料用。木材供建筑及制家具用,在森林里亦常被砍倒作放养香菰的母树。

形态特征

常绿乔木,高20米,胸径达60厘米,树皮灰色,稍粗糙;当年枝无毛,干后暗褐色;芽体卵形,有短柔毛,有多数鳞状苞片。

叶革质或厚革质,二年生,倒卵状矩圆形,长7-13厘米,宽3-4.5厘米;先端短急尖,有时略钝,基部楔形;上面深绿色,干后稍发亮;下面浅绿色,无毛;侧脉约7对,在上下两面均突起,网状小脉在上面很明显,在下面稍突起,边缘有钝锯齿,叶柄长约1厘米,无毛,稍粗壮;托叶细小,早落。

雄花短穗状花序长约1厘米,常多个排成圆锥花序,花序柄有短柔毛;雄蕊多数,近于无柄,花药倒卵形。雌花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排成圆锥花序,有花15-26朵,苞片4-5片,卵形或披针形,长1-1.5厘米;花序柄长2-4厘米;萼筒与子房连合,萼齿乳突状;子房藏在花序轴内,花柱长3-4毫米,有柔毛,先端向外弯曲。

头状果序近于球形,基底平截,宽1.7-2.8厘米,不具宿存花柱;种子多数,褐色有光泽。


生长环境

中国南部海拔600-1000米的亚热带常绿林。

地理分布

中国分布:海南岛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东南部、湖南、福建、江西、浙江。

国外分布:亦见于越南北部。


繁殖方式

蕈树属优良的速生阔叶常绿乔木,长期以来以种子繁殖为主,存在较大的分化现象。



药用价值

药用部位:蕈树的根。

性味归经:苦、平、入肝、肾二经。

功效主治:消肿止痛。用治风湿痹症,无论寒热,肢体肿胀、挛急疼痛、关节屈伸不利;或跌扑闪扭、筋骨被伤、局部青瘀、活动不能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6一9克,煎汤。

经济价值

木材含挥发油,可提取蕈香油,供药用及香料用。木材供建筑及制家具用,在森林里亦常被砍倒作放养香菰的母树。

物种是中国南部主要用材树种,山区农民常于砍伐后,利用废段,梢材,放置林中,任其天然接种或人工接种,培养香蕈,也是是广东省北部一带很著名的副业。


化学成分

蕈树叶精油以倍半萜烯类为主(占62.39%),主要特征成分为双环大根香叶烯(10.71%)、(E)-丁香烯(9.96%)和α-依兰油烯(8.92%)。该精油具有中等程度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抗脂质过氧化活性。其抗氧化活性可能与精油中的酚类物质5-羟基白菖莆烯(2.97%)以及醇类物质1-表橙椒醇(3.12%)和(Z)-白檀油烯醇(2.12%)等化合物有关。


RETURN

收缩